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,一頭接著市場,是科技與經濟結合的紐帶與橋梁。近年來,西安市堅持把知識產權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,聚焦高質量發展,積極融入和服務秦創原建設,知識產權工作呈現出全民參與、積厚成勢、動能強勁、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。
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10月,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7.16萬件,占全省的90.1%,同比增長21.5%;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5.275件,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,居副省級城市前列。據悉,這些專利中,90.5%都集中在西安市19條重點產業鏈中,尤其是電子信息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領域儲備了大量的專利成果,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發展動能。
日前,記者從西安市市場監管局(知識產權局)了解到,目前,西安市正從創新驅動、要素支撐、服務保障三個維度發力,為打造新動能強勁的國家創新名城努力發揮知識產權的支撐力量。
——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,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圍繞19條重點產業鏈,建立專利導航機制,指引關鍵領域原創性、引領性技術創造和儲備。舉辦首屆“秦創原西安高價值專利大賽”,推動高價值專利成果從“賽場”走向“市場”。開展智能制造裝備、生物醫藥等13個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,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深度融合,催生了300余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一批硬核獨角獸企業。
——以知識產權要素支撐秦創原建設,推動創新成果轉移轉化。建立知識產權智庫,建成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聚集試驗區(高新區),吸納專家119人,吸引60余家知名機構來西安創業。投資設立“西安知識產權運營子基金”,投資光電芯片等重點產業項目103項、9.68億元。促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18.4億元,為2000余家科創企業注血加油。建成“西安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”,入駐機構136家,簽約高校院所20家,發布可轉化專利5000余件、專利技術需求116項。
——以創新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環境,打造知識產權發展新高地。聚焦企業發展需求,出臺扶持市場主體發展10條措施,發布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,開設業務“直通車”,開展公益特派員“一對一幫扶”和“集中托管”服務,服務企業1800余家。持續完善“一中心、兩系統、三協作”保護體系,建立維權援助站63家。今年以來,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16次,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20件、辦理專利行政裁決案件169件。今年以來,開展“秦創原·西安知識產權運營轉化系列對接活動”11場,20余所高校發布專利開放許可近千余項,就地轉讓成果100余項。
知識產權的高質量創造是創新發展的基本內涵,知識產權的高水平保護是創新發展的制度保障,知識產權的高效益運用更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,可以促進解決科技與經濟“兩張皮”的問題,通過牽引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,提升知識產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。知識產權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,正為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。